未来的二、三十年,中国经济仍然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城市化将是继续引领经济快速增长的火车头。
法国总统在推动欧盟及全球金融监管改革中的强势姿态,更让人关注法国的金融监管改革。还有,法国有着信奉自由社会和自由经济的思想传统与社会运行传统,民众和商事主体一向对严格的监管行为和理念持谨慎态度,即使以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危害和经济发展为借口,政府也较难在严格金融监管方面取得更多的支持和配合,加上法国人在西方社会中是最具变通性的,这样,即使改革措施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其最终成效也难以准确预测。
在有着游行、罢工传统的法国,针对政府提出的上述各项改革措施,八大工会从去年开始相继组织了多次大罢工和游行,一些大学教职员工和大学生还开展了封校运动,并对社会大众进行反对政府提出的高校教育等相关改革的宣传。此次改革方案的推出,将对欧盟及各成员国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此次华尔街信用评级机构对于风险提示的不良表现,警醒了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其职能主要包括:建立一整套趋同规则和一致性监管操作,按照共同性条约的有关规定发展约束性协同技术标准,制定非约束性技术标准供各国监管者自行决定是否采纳,确保欧盟共同的监管文化和一致性监管操作,收集微观审慎监管信息,协助解决成员国之间由于监管分歧而出现的问题,但不能干涉各国的财政权力。可以说,方案一方面是针对当前金融危机、增强协调和统一监管的举措,另一方面也是法国此前将3家证券业监管机构合为1家的改革理念的合理延伸。
法国因此呼吁欧盟采取措施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但在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和欧盟的改革计划推出后,法国又唯恐落后而丧失话语权和所谓的主导权,也宣布加速推进包括银行和保险监管机构合并等一些实质性的改革计划。(本文根据周其仁教授在联想投资年会上的演讲录音整理摘编,未经本人审阅) 进入专题: 2010年经济形势 。
第三,全球性结构失衡也会复苏的这个世界不可能跟过去一样,也不可能经过一次金融危机就把它完全调过来。你看拉丁美洲的人有钱吗?他没有什么银行账户的,有一块钱就买啤酒先喝了再说。这个基本的战略不会改变,所以但凡会影响增长速度的事情,第一位保增长,同时也会担心和防范保增长那个代价,那个失衡的冲击。但是要注意,我们在做业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个指标,就是你用名义货币还是真实货币,用不变价算还是用可变价算?可变价算一定要多算一点,否则你就会因此把自己卡住,实际上会超出了名义货币,这么几万亿货币推出去以后物价总水平一定会推高的。
我们的改革某种程度就被我们这几年高出口掩盖住了,国内改革就是难,国内生意建立信任多困难?做一档生意你得喝多少酒?国际生意不要喝酒的,发传真就做的,这就是差别。第三是深层次的改革,中国真正通过重新界定权利来改变收入分配,这个潜力非常大。
中国还是邓小平那句话发展就是硬道理,中国所有的矛盾最后就是要靠增长速度来抢时间,来争取一个平缓的过程慢慢解决。这里头会有机会,但是在项目层面上,不可把这些机会看得过大。最后是所谓宏观调控会有很大的灵活性。经过这次冲击,调整一下还会在很大程度回来。
即便出现一些想不到的事情,比如说欧洲、美国银行又扒出一个洞,又一次冲击,中国其实后手还有。当我们向未来看的时候,无论是我们要投资的公司还是投人家的公司,这个因素都要放进去。2.国内有巨大的产业转移机会。《集结号》是个大制作。
其实质的动作不会那么太多,它是一个慢变。尤其是搞什么新能源低碳,这个都是非常困难的主题。
中国的成长??第三,货币推高带来的相对价格变动,影响资本的流向相对价格只要发生变化,投资消费行为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带来很多新的机会。但是真CPI要冲上来,真到资产市场价格要太离谱,我相信这里面的经验教训也会吸收,所以不要听说口号,说变就会变。
所以整个经济形势我认为增长速度不会有问题,那么所谓失衡我们还有很大程度依赖于出口,依赖于全球化,同时加大国内的投资,加大国内的消费,大概是这么一个局面。只要那个现象出来,就会采取措施。就这个阶段非得把它挺过来,所以我们在做业务决定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影响。第二,支持我们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没有变1.全球化比较优势,这个没有完全消失。第一个判断就是政府政策的判断,中国的政府第一位还是保增长,2008年往下冲还是给他们很大的心理决策的压力所以整个经济形势我认为增长速度不会有问题,那么所谓失衡我们还有很大程度依赖于出口,依赖于全球化,同时加大国内的投资,加大国内的消费,大概是这么一个局面。
第二,支持我们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没有变1.全球化比较优势,这个没有完全消失。我在成都做的研究,农民土地转让权,你给他界定好了,这可以释放很大一块收入。
中国的成长??第三,货币推高带来的相对价格变动,影响资本的流向相对价格只要发生变化,投资消费行为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带来很多新的机会。第三,全球性结构失衡也会复苏的这个世界不可能跟过去一样,也不可能经过一次金融危机就把它完全调过来。
那你说你做什么?但凡出口有机会还是出口,不要随便批这个东西,这是比较优势。你到西部去看看,到重庆、成都去看看,旺得很,中国产业转移这个戏,这里叫腾笼架鸟,这里叫寻找新的低成本地区,就这件事就可以撑GDP增长好几个点。
经过这次冲击,调整一下还会在很大程度回来。所以这个结构跟危机之前会有一些变化。2.国内有巨大的产业转移机会。我现在觉得越来越不能批判高度依赖出口,该出口还得出口,因为出口生意的交易费用,那个商业网络非常好用。
你看拉丁美洲的人有钱吗?他没有什么银行账户的,有一块钱就买啤酒先喝了再说。但是真实需求在市场当中它不能直接表达出来,它经过货币表达,而货币就被我们这个相对价格在指引,所以生成的真实需求在近一两年当中怎么表达出来?中间信息怎么区分开?我认为是最近两年很大的问题。
第一,经济速度不会有大问题今年你看这个账很简单,投资增长30%,消费增长15%~16%,进出口是下降20%,这三个数加到一起是今年GDP保住8%的增长。第三是深层次的改革,中国真正通过重新界定权利来改变收入分配,这个潜力非常大。
2008年10月份我就认为衰退的可能性等于0,现在这个变量我是挡不住要乐观。《集结号》是个大制作。
中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现在在所有主要国家当中,这么花钱还是好的。明年消费掉不下去的,很多人说消费弱,是没好好分析,中国的消费其实不弱,车、房卖得这么好,怎么能说消费弱?中国还是没有对路的商品和服务,要有好的对路的商品服务,中国的消费还会旺,我相信这一点。当我们向未来看的时候,无论是我们要投资的公司还是投人家的公司,这个因素都要放进去。你想想货币进股市股市就上来了,进房地产房地产就上来的,我们已经看见这个货币变动的效果了,至于它到底往哪里流?这可是一场竞争的结果。
这个基本的战略不会改变,所以但凡会影响增长速度的事情,第一位保增长,同时也会担心和防范保增长那个代价,那个失衡的冲击。(本文根据周其仁教授在联想投资年会上的演讲录音整理摘编,未经本人审阅) 进入专题: 2010年经济形势 。
现在讨论美国怎么提高储蓄率,中国怎么增加消费,这个话都可以说,但习惯养成不容易改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你看就这么点收入他储蓄率就很高,美国教授都搞不明白你们怎么活的?也买了车了,也买了电视机,银行账户里还有那么多钱。所以我认为出口如果从负20%变成负10%、负5%甚至变0,明年GDP应该是10%到12%的增长率。
那你要投就要算预算,因为制片方是分享最后电影院卖票的43%,所以你成本一定是倒过来除0.43你就知道总收入有多少,所以票房如果没有2亿以上是不敢拍《集结号》,这是非常困难的决定。第二是所谓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一个长期的口号。